戈壁无垠,夕霞一抹。当清明祭奠的人群渐渐隐去,艾买尔•依提又如往昔一般,开始了陵园内的独自逡巡。走过棵棵树,抚慰每座碑,他用刻满岁月龟裂皱纹的手,轻轻触摸着大理石纪念墙上的烈士英名。指尖传来的冰凉,勾起心中深深的思念与痛彻。远离那场战火硝烟已经53年了,艾买尔•依提却觉得往昔就在眼前。守护着座座英雄冢,戈壁滩上呼啸的北风,又如吹响的战号一般,让他想起了那些同生共死的战友,想起了那些青春跃动的面庞,想起了战斗打响前彼此的约定。“海拔4500多米的喀喇昆仑山边防前线,风大雪急,气温达零下30多摄氏度。战斗打响前一夜,我和战友们冷得无法入睡,索性靠在一起相互取暖。有战友指着天上的星星说,那颗星星下就是我的家乡。如果我牺牲了,记得替我扫扫墓,回家看看爸妈。”逝者的心愿,成为生者一辈子无法割舍的牵挂。1968年4月,服役8年的艾买尔•依提光荣退伍返乡。两年后,他和妻子阿依吐尔森带着出生刚六个月的孩子,搬进了位于戈壁滩上的新疆叶城烈士陵园,一守就是45年。如今,朝气青年已是满鬓斑白。清明时节,站在221名烈士坟冢间,泪水盈满艾买尔•依提已经有些混浊的眼眶,他动情地说:“战友们,当年的约定我做到了。”
守墓维族老人当年的参军照
(二)
滚雷英雄罗光燮、爆破英雄王忠殿、战斗英雄司马义•买买提……除了12位无名英雄的事迹以外,艾买尔•依提对烈士陵园内其他“朝夕相处”的战友如数家珍。“与英雄光芒四射的一瞬不同,我只想把我的一生献给英烈战友。”面对生活的无数种可能,艾买尔•依提心如止水,先后做出了在当地引起轩然大波的两次选择。1960年4月,已经在喀什医学院就读两年半的艾买尔•依提,面对祖国边关的召唤,毅然选择投笔从戎。一些朋友善意提醒:“不要去,毕业后当个医生多好。”“穷苦人能翻身做主人,穷孩子能读上书,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关怀。现在国家和军队有召唤,我责无旁贷!”1970年,叶城县公开招募烈士陵园守陵人。令人大感意外的是,当时已经是佰西热克乡中学校长的艾买尔•依提,毅然选择报名。“当时有人说我脑子进水了,其实他们哪里懂得什么叫生死战友情!”艾买尔•依提激动地说,“司马义•买买提是我的班长,每次遭遇战,他总是端枪冲在最前掩护大家,如山般的身躯最终倒在枪林弹雨中,没有他,哪有我!还有一次在与敌人进行肉搏战时,我被一个敌人压在身下,危急时刻,一名汉族战友冲上来,拼着命把我救起来!当时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如今就有六人埋骨叶城烈士陵园!能一辈子守着他们,我觉得,值了!”
艾买尔•依提把当年使用过的枪的样子刻在了自己的手腕上,这里面有一名战士的荣誉与责任。许必成摄
(三)
“风萧萧的路上,多少金戈铁马和多少雨雪风霜;你一定在路上,征尘依然飞扬,你将儿女情长,折叠好藏进戎装……你走得如此匆忙,我沿着你的目光,追赶你的方向,我看到鲜花开满山岗。”这是一首时常在叶城烈士陵园回荡的军歌,也是艾买尔•依提老人的最爱。伴着歌声,他带着前来拜谒烈士的人们,走过茂密的苍松红柳、走过高耸的标有“保卫祖国边疆的烈士永垂不朽”的纪念碑、走过庄严肃穆的陈列馆,走过刻有烈士姓名的大理石纪念墙。外人不知,这座如今已经颇具规模的烈士陵园,饱含着艾买尔•依提老人多少艰辛的付出。45年来,他就像戈壁红柳一般,和寂寞作伴,与艰苦为伍,在烈士陵园的战位上绽放出令人赞叹的生命光芒。1970年艾买尔•依提刚刚履职叶城烈士陵园时,这里还仅仅只有一座碑、一家人。陵园四周戈壁环绕、人烟稀少,时常风沙漫天。为了让牺牲战友有一个好的安息环境,艾买尔•依提带领家人开始在烈士陵园内植树。没有树苗,就四处去化缘;不通自来水,就赶着驴车去五公里外的地方运水;风沙太大,就一块一块垒起挡风墙。45年寒来暑往,这个往昔寸草不生之地,如今已有6000多棵苍松红柳拔地而起,放眼一片郁郁葱葱。“为了烈士陵园,爸爸真是不惜命!有一次在运水途中,爸爸不慎摔伤,医生要求卧床休养三个月,结果一个月不到,他就执拗地办了出院手续,说是放不下这群牺牲的战友。”艾买尔•依提的儿子艾尼瓦尔说,“爸爸也很用心,他按照汉族的习惯,在罗光燮、王忠殿等汉族烈士的墓碑两侧栽种了青松翠柏;在司马义•买买提等维族烈士的墓碑两侧栽种了桃树。他说这是因为维族同胞喜欢果树,这样做可以让地下的战友春见桃花、秋闻果香。”
当年将士们的参战血书
(四)
“和平是我们的信仰,战斗是我们的天职。”在艾买尔•依提的带领下,我们看到了一份1962年11月2日参战的某部炮二班全体战士手写的血书。“每次看到这份血书,我就会想起战友们冲锋的身影。当年,他们用生命和热血,树国威、立军威,赢得边境数十年和平,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他们!”艾买尔•依提动情地说。为了这份铭记,艾买尔•依提做了一个惊人之举:在左手手背上,纹了一颗五角星、一支服役时用过的步枪图案;在右手手背上纹了一朵棉花。“五角星象征我们的伟大祖国,棉花代表我们生活和驻守的家园新疆,步枪提醒我永远是一名战士,敌人胆敢侵犯,我们必奋起还击,保家卫国!”艾买尔•依提斩钉截铁地说。45年来,艾买尔•依提就如同一名战士一样,忠诚守卫着长眠的战友。面对外界的喧嚣与繁华,他不动心;面对他人的不解与质疑,他不动摇;面对浮动的暗流与嘈杂,他不退却。“7•5”事件后,他主动担当起民族团结教育的宣传员。面对少数人的挑衅,他搬着凳子坐在大门口:“谁敢来烈士陵园寻衅闹事,先从我的身上踏过去。”同时,他还多次应邀到各地宣讲,通过追忆烈士事迹,真诚表达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和坚持民族团结的重要。岁月不饶人。经组织批准,年迈的艾买尔•依提已经把烈士陵园的守护工作,传给了大儿子艾尼瓦尔,几个孙子也经常在假期前来帮忙。艾尼瓦尔感慨地说:“每一座墓碑都蕴藏着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有一个或是一群可亲可敬的英魂。在这里长眠的烈士,牺牲时大多二十岁左右,许多都没有后人。我接过爸爸的班,也算是给这些可亲可敬的叔叔伯伯们尽孝,他们永远活在我心里!”
(五)
“一个民族不敬重烈士,就不会再有烈士;一个国家不崇尚英雄,就不会再有英雄。”艾买尔•依提老人对此感同身受。当年,怀着对烈士的尊崇,艾买尔•依提跑遍了自己所能找到的烈士之家,代牺牲战友们磕了头,含泪喊了声爸妈。守陵45年来,无论条件再坚苦,艾买尔•依提都无怨无悔。平日里,他搜集整理了许多英烈事迹,义务为游人讲解。在他的感染下,一位到访的游人在所有221名烈士的墓碑前一一鞠躬敬礼,并把墓碑照片传到网上,协助寻找家属和开展网上拜祭;在他的积极奔走下,一些散落各地不便迁徙的烈士墓,在叶城烈士陵园也同时设置了衣冠冢。令他欣慰的是,近年来国家、军队和当地政府,持续加大对叶城烈士陵园的扩建和修缮力度,将陵园升格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此,12位当年参过战的老兵集体致函表示:这些举措极大地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英雄烈士的高度褒奖和尊重。最令艾买尔•依提感动的,是去年9月30日的我国首个烈士纪念日。“当时,陵园里来了近4000人参与祭奠,大家依次默哀、鞠躬、献花、宣誓。那一刻,我只想和九泉之下的战友们说,对于你们的牺牲奉献,无论时光如何流逝,共和国都会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