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的海绵城市建设,从政策层面来说,源于2015年4月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公示,镇江成功入围,获12亿元财政专项补助,从而历史性地成为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的探路者。
镇江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重点内容进行了规划,在主城区29平方公里试点区域内,对原有河湖水系进行保护,解决城市内涝,减少面源污染,修复生态,对新改扩建项目实施低影响开发等。
从老小区破题,海绵之路启航
2015年10月,江二社区海绵城市及节能改造建设试点工程项目正式推开,这成为镇江市完全按照海绵城市要求做的第一个试点项目,也标志着我市海绵城市建设正式破题。
镇江海绵城市建设,从老小区海绵改造开始试水。光大水务公司相关工作人员曾如此评说:“这要极大的勇气和智慧,全国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中,没有一个城市选择从老小区海绵改造开始,因为当下小区物业管理原有矛盾比较集中,海绵对老小区改造,势必要触碰到这个痛点。”
镇江是一个滨江多雨的城市,每年入汛后城市防汛排涝的任务十分繁重。虽然镇江每年都会对积水点进行改造,但由于城市管网应对能力建设标准较低,遇到持续性的降雨,依然会出现易涝易淹的积水点,而这些积水点的汇水区多为老小区,所以需要对老小区进行改造,以解决百姓生活的实际困难。
而另一个令镇江人颇为担忧的是,每到下雨天,金山湖水质就会变差,对水质污染调查结果显示主要原因是初期雨水的面源污源。而金山湖来水主要是环金山湖周边的29平方公里的雨水,这29平方公里主要是老城区的老小区,所以,以人为本,以问题为导向,镇江坚定地选择了以老小区海绵改造作为破题之作。
创新“海绵+” 旧貌变换新颜
对老小区进行海绵改造,镇江并不是简单地做LID(低影响)措施就完了,而是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新“海绵+”模式。
“海绵+”模式,这是镇江在海绵改造中探出的新路。江二社区把海绵城市建设尝试性与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小区物业提升等相结合,对整个老小区进行了一个综合整治和提升。据市海绵城市建设指挥部相关工作人员说,江二社区项目建设之初,只是准备修排水系统,然而在实际操作发现物业的许多基础问题都暴露了出来,经多方商议后,决定将海绵与其他改造项目做“加法”,同时也避免反复改造给居民生活带来的不便。
改造后的江二社区不仅解决了易涝易淹的老问题,而且还给房屋套上美丽的外衣,社区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改善:透水停车场,雨水花园、科普海绵牌这些海绵因素让镇江市民眼前一亮,也成为许多城市学习的样板。
继2015年选择性试点,2016年,我市大面积开始推进老小区海绵改造。到2016年底,全市已经完成了35家海绵小区的改造,越来越多的小区正脱去破旧外衣:海绵设施进驻小区开始发挥功能,小区住房穿衣戴帽“返老还童”,小区园林绿化进行补植和更新,配套设施安装到位……“海绵+”的老小区海绵改造模式正在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从投诉到表扬,让幸福走近
因为种种担心,在开工的最初,建设者们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投诉,而对于这些投诉,海绵指挥部建立起高效的沟通机制,在开工前公告,开座谈会,让居民了解海绵城市建设,接受海绵建设理念,同时将海绵设计不断与居民诉求进行融合调整,让海绵技术真正在镇江落地,受到居民欢迎。
“我没想到,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小区一改造,变美变漂亮了,不比一些新小区差。”三茅宫二区的周阿姨告诉记者,“我们小区最先改,周围的几个老小区后来才改,最初他们都羡慕得很!”
海绵改造让幸福走近百姓,有一个数据颇具说服力。三茅宫二区是学区房,多年来,这个小区二手房房价一直卖不高,原因是小区太老,环境不好。可就在海绵改造结束之后,这个小区的二手房在周边房价平稳不动的背景下每平方米陡然上涨了几百元。物业升值,海绵建设幸福着百姓,也让市民从中真正获得真金白银的实惠。(司马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