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日,第十期“京晚众议”开议。围绕我市“公共自行车建设与管理”这一话题,现场的嘉宾们与议事员们聊得尽兴,议得透彻。会上公布了一个信息,按照规划方案,预计到2016年时,我市投放公共自行车数量将达到1.2万辆。
从今年4月1日我市公共自行车投入试运行以来,本报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公共自行车的有关话题进行了多次报道。比如,在公共自行车刚投入试运行时,本报的《公共自行车停车点开工建设》、《镇江公共自行车借车卡办理首日共办出195张》、《镇江公共自行车今天11点28分发车》的几篇及时报道,让市民们对我市“公车”运营有了些初步了解。
随着公共自行车走进市民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也发生了如《镇江小伙骑“公车”游扬州》、《这场“公车”婚礼好拉风》、《镇江“公车”有了洋用户》等报道的几件比较有趣的事情,这些报道从侧面反映出公共自行车已渐渐深入人心。
而随着市民们对公共自行车的期待和关注度越来越高,《市区、丹阳“公车”不能对接互借》、《丹徒新城丁卯片区何时有“公车”?》、《公共自行车防君子难防小人》等报道也顺应了本地网络、微博上网友们要求改善的呼声。
目前我市的公共自行车数量是否有点少了?以后的规划投放量是多少?是否能合理调整公共自行车站点的布置?在人口密集的地方能不能多设置一些站点和多投放一些车辆?这些都是市民关心的问题。
本期“京晚众议”选定公共自行车为讨论话题,就是希望一直深受市民们关注的公共自行车项目,在今后的建设、管理和发展中,能多听市民的建议和意见。
昨天应邀来参加“京晚众议”活动,与议事员们互动交流的分别是市城管局副局长黄祝山,市公共停车管理处副主任周贵莉,市公共停车管理处综合科科长洪涛,丹徒区城管局副局长王成福,新区行政执法局副局长王彬,还有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车系统有限公司运营总监裴向晖等。
两个多小时的议事过程中,嘉宾们与议事员们通过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问题,对我市“公共自行车建设与管理”展开话题进行了充分交流。
由于公共自行车就在普通市民身边,而且现场的议事员们几乎每个人都办理了借车卡,他们在平时借车骑车过程中,都多多少少遇到过一些问题,对此,他们有发言权。从公共自行车车型的设计到站点的建设、车辆的管理和调度的合理性,议事员们提出的不少建议很是专业,让现场的嘉宾连连称赞。
通过两个小时的互动交流,议事员们对今后我市公共自行车的建设和发展有了更加深层次地了解,也对城管部门领导和运营方负责人能虚心听取意见建议,敢于面对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纷纷予以肯定和赞赏。
会后,不少议事员还请嘉宾留步,一对一的进行更深层次地探讨和交流,嘉宾们也对议事员们的热心关注表示敬佩。
(干光磊 孙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