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拨打电话到绿春县卫生局咨询,没想到值班的工作人员不仅没有接听电话,竟然还用手机短信回复市民:“是不是你妈去世了。”6日,绿春县卫生局当事值班人员李某承认短信是他发的,并表示后悔发出这样的短信。绿春县纪委已经介入调查。(11月7日《都市时报》)
单位电话受到骗子骚扰并不鲜见,这也让一些机关值班人员深受其苦。于是一些应付骗子的办法也就应运而生,很多人模仿网上的段子进行“如法炮制”。估计绿春县卫生局这名工作人员确实被诈骗电话给折腾得够呛,再加上其把单位值班电话转至自己手机,更加无法区分出其间的真伪,错把咨询之公当成了诈骗之私,结果便用应付骗子的方法来对付咨询者,“乌龙”产生了“爆粗门”。
不过即便有着客观的因素,但主观上的过错却无法推卸。一则,值班逃岗,小的方面来说是违反工作纪律,大的层面来说是玩忽职守;二则,将值班电话转移至个人手机已属于违规,营私中又忘了自己的公责,公私不分难免会出现差错。更为重要的是,按照公共责任以及职业属性的要求,其不应对任何来电有先入为主的防范性,其粗暴甚至狂妄的举动跟其身份格格不入,折射的是其公共责任的变形。
从擅离职守到短信爆粗是体系性的延续,暴露的是权力的傲慢与偏见。权力者只有对权利者报以敬畏,才会视岗位如生命,并在履职时小心谨慎,如履薄冰。反之,就会高高在上目空一切。行为取决于认识,究竟是“替民做主”的官老爷,还是“为民服务”的公仆,最后的行为表现就会迥然各异。咨询者的遭遇我们能够感同身受,爆粗者的“委屈”却无法获得原谅。具有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和道德,是对公权最底线的要求,否则其就不再适合岗位的需要,应当进行调整。
从吃拿卡要到敷衍塞责,从推诿扯皮到有意刁难,“为什么公职人员的服务态度如此差”成了公众之问,而工作作风和态度也成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度以来,从作风整顿到效能建设,再到治理庸懒散,活动开展了一轮又一轮,其间被问责者不乏其人。不过最后的效果却差强人意,运动性治理一结束,作风顽疾又再度出现。要解决这种周期性问题应当做到,一是将运动性的内部治理持续化和常态化,始终保持作风整治的高压态势;二是要以制度构建的刚性,做到制度管人的长效化;三是要引入公众评价和民主测评,实行末位淘汰;四是要放开公职人员进出通道,对于服务不好态度不佳的人,要考虑辞退和开除,增大其职业风险并发挥促进作用。总之,唯有真正将权力关进笼子,让权力对权利产生敬畏,公共责任才不会走样。堂吉伟德